中国人对待丧葬一直比较重视,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,每年清明、中元、十月一这3大传统祭祀节日,大家都会祭祀先祖,送去哀思,表达自己对先人的思念,期望先祖保佑后辈平安。
不过这些年里,关于丧葬改革的消息一轮接着一轮,最主要的变化是土葬变为“火葬”,只不过这一政策不被农村人接受,很多人依旧坚持土葬,认为这是入土为安、落叶归根,也是对自己和自然的尊重。

但如今各地出台了法规,除少数民族以及特殊经批准的地区外,其他地方均要采取火葬制度。在专家看来,土葬浪费土地资源,特别是在农田里建坟,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、集约化,且我国本身耕地资源就紧张。
土葬礼仪繁琐,花费比较大,专家认为应该简化流程,禁止大操大办。同时,那些礼仪属于“迷信”,没存在的必要,应该普及生态安葬、绿色安葬。
但对农民而言,土葬并不会占用土地,一般出了五服后坟墓就会被移平。而火葬看似不占用土地,但却可存在百年、千年,对土地的占用是持续性的。同时,火葬费用并不少,火化需要费用、买墓地需要费用,且还需要上交管理费等。
只是,农民的反对是无效的,前段时间民政部发布“十四五”规划,其中明确指出要规划火葬区,反对土葬,同时要打击活人墓、豪华墓现象。当然,为了鼓励并支持火葬,试点地区也推出了火葬补助,减少大家的火葬花费。